教育信息化的“中国速度”
——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综述
作为教学点上唯一的任课教师,57岁的刘兆明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桃花沟教学点工作的头20年,都没有这3年学到的技能多。从开关机到软件应用,从资源使用到熟练调试安装各种设备,最让刘兆明自豪的是,他这个彻头彻尾的“门外汉”也能教英语课了。
刘兆明的“法宝”是2012年底教育部、财政部启动实施“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”项目提供的设备和课程资源,这让桃花沟教学点一夕之间告别了“一间屋子一块板,一支粉笔一本书”的教学环境。
桃花沟教学点的故事,只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沧海一粟。2014年底,全国6.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“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”项目建设任务,实现设备配备、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“三到位”。从2012年9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,短短3年多时间,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支撑下,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,以“三通两平台”为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的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,正生动地改变着基层教育生态。
面向教育现代化的“系统升级”
搜狐网盘点的2014年度十大教育热词中,教育信息化史无前例地占据5席,并同时入选各大媒体评选的年度十大教改新政、十大教育新闻。
在教育信息化的热潮中,当年平均每天有2.6家互联网教育公司诞生。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报告显示,在线职业教育规模逐年上升,预计到2018年将达134亿元。
而对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群体来说,教育信息化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冲击绝不仅仅是轰轰烈烈的“表面现象”。对他们来说,因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,无异于一场深入骨髓的“升级改造”。
教育部科技司提供的数据显示,教育部举办了23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,仅用两年便完成了全国县区以上厅局长的首轮全员培训。培训的直接结果是辐射效应被迅速点燃,各地积极行动起来,辽宁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南等省进一步扩大干部专题培训范围,黑龙江完成对全省教研系统骨干的培训。与之相适应,在启动实施“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”的示范引领下,各地全方位多途径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。
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,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,甚至承担着扩大教育机会、提高教育质量的使命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会议上强调,“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”。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时,明确要求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”。
如果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看作一部进化史,3年的时间或许只是历史的一次回眸,但却足以改变教育发展的节奏。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,作为“十二五”的核心任务,从“宽带网络校校通”到“优质资源班班通”,再到“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”,以及教育资源、教育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“三通两平台”各项重点工作不仅进展顺利,且总体上超越预期目标,应用效果逐渐显现。